上海東晟源日化作為此次敏感性皮膚大會的戰略支持方,向業內權威展示了自己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現場反應熱烈,更彰顯了其上海東晟源創新技術研究所在該領域的權威地位和科研成就。
行事低調,專心研發,許久未與公眾見面的上海東晟源總工程師謝坤教授,作為中國第一代科班配方師,也為本次大會帶來了新的四維配方設計理念,分別是市場洞察、理論落地、配方協調、生物技術四個維度。謝教授幽默的表示:在座各位大咖所有的研究發現需要我們來落地,并表示上海東晟源日化計劃推出舒安一號體系,全面修護紅、癢、刺痛等敏感性炎癥。

據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中國敏感性皮膚診治專家共識》數據顯示,40%~56%的亞洲女性是敏感性皮膚,這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霧霾、熬夜加班、生活壓力、焦慮、過度護膚和過度彩妝等有很大的影響。
權威資料顯示,敏感性皮膚是一種高度不耐受的皮膚狀態,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而產生刺痛、燒灼、緊繃、瘙癢等主觀癥狀的多因子綜合征,皮膚外觀正常或伴有輕度的脫屑、紅斑和干燥。
我國約有36. 1%女性存在敏感性皮膚問題,也就是說每3個女性中就有1個是敏感性皮膚。敏感性皮膚對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擾,同時影響美觀,但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只有1%的人群正確使用了功效性護膚產品。


如今生活方式與消費理念的更新,也帶來各式各樣新的肌膚問題。壓力增大、熬夜、環境變化,或誤用化妝品、皮膚護理不當,日常室外紫外線及屏幕藍光損傷,以及通過美甲、紋身表達個性自我等狀況下,都很容易造成肌膚刺激、損傷及炎癥等,形成“敏感肌”的感知。

從2012年和2013年的兩篇學術研究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中國在2009年對408名女性的調查中,僅23% 的女性自認存在敏感性皮膚,7% 歸為“中度”或“非常”敏感;而中國大城市的9154名包含男性和女性的受試者中,則有39.5% 的人認為自己有敏感性皮膚。
隨著時間推移,2017年《中國敏感性皮膚診治專家共識》的數據顯示,我國女性自認有敏感性皮膚也比例上升至36%。根據艾媒咨詢2020年的調查數據的女性敏感性皮膚人群占比已來到了56.41%。
這當中當然有著環境質量和壓力等因素影響,也有化妝品使用比例的不斷提升帶來的誤用所產生的肌膚損傷,但更多的也有著文化層面的原因。
時尚和美容廣告的營銷推廣力度不斷增大,使大眾對皮膚存在的狀況與隱憂有了更多關注和認知;加之功效型、皮膚學級的護膚品的高速成長,貼合了敏感性皮膚人群的迫切改善皮膚的需求,這一消費群體覆蓋范圍仍在迅速擴張,展現出消費動力大,客戶粘性高的特征。
來自Euromonitor、Kandar和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數據顯示,具有敏感性皮膚問題消費者因頻繁更換護膚產品易引發過敏反應或加重敏感度,加之轉換成本及風險較高,因而品牌忠誠度高、回購意愿強。而消費者對功效的關注也對研發提出了高要求,供需兩端造就了出這一深壁壘、強復購的優質賽道。
上海東晟源針對敏感性皮膚研究的學術成果獲權威認可
此次敏感肌大會,映射的是上海東晟源乃至整個國內皮膚學界針對敏感性皮膚精準防護和實踐的不斷突破。
事實上,多年來上海東晟源創新技術研究所專家團隊針對問題肌膚的根源、活性物篩選完成了大量基礎研究的成果。
